周宝麟 官方网站

http://zhoubaolin.zxart.cn/

周宝麟

周宝麟

粉丝:2022026

作品总数:167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周宝麟 | 艺术简介男,古都陕西西安市人,别署:麒麟阁,号醉墨。他自幼酷爱钻研书画,至今已四十多年。习临历代名人碑文,临池碑帖,以碑求势,以帖求气,酒坛作枕,钦之狂毫,并将书法和国画融为一体,相互结合...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

国 画:元/平尺

匾额题字: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残荷画家周宝麟:荣枯与共向死而生

 

发布时间:2014-12-19      新闻来源:书画圈-微信公众号

 


 

书画圈网 屈菲菲 李秋霞报道 比起映日荷花别样红留得残荷听雨声别有一种韵味。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组成各种图案,你可以发现,它不再是红红绿绿的彩色照片,更接近于中国画的简约与意境,残荷画家周宝麟说。

 

周宝麟,1951年生,别署麒麟阁,号醉墨。自幼钻研书画至今四十余年,不但精通书法行、草、隶、篆,而且将书法与国画融为一体,在国画大写意花卉上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风格。在书画艺术创作当中,常以酒坛作枕,欲之狂豪,以酒为德,而追法度于美境之中,笔下见酒,酒中见笔,作品出己神韵,融合贯通,故朴拙美、气势沉雄,被国内收藏家和书画鉴赏家以及知名人士收藏。

 


荷趣

 

自幼学画

在画家周宝麟的故乡西安,历史上也曾有过书画史上的大家,画圣吴道子,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也是古都西安人。在这块艺术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周宝麟从小就被熏陶,他回忆,幼年时就喜欢写写画画,绵软的土坷垃可以在砖上写写字,折一截树枝就可以在松软的土地上画上一朵又一朵的花。在农村广阔的原野上,目击之处便是原汁原味的不加雕琢的自然风光,那是他对于美最初的印象,也是他幼时对于绘画喜爱最原始的冲动和渴望。

 

对于文革成长起来的周宝麟来说,在农村的墙上写毛主席语录是一种别样的人生体验。他说,“最起码还能写字、画画,内容上不能考究那些艺术性了,那时那个年代政治赋予艺术的一个独特时期,索性,对于我这个喜爱画画歇息的人来说,还是有所作为的,画宣传画、写大字报,都已成为我少年时期独有的艺术经历。”

 

在采访中,周宝麟的言谈总给人朴实、敦厚的感觉,记者在聊天中得知,周宝麟父亲是个老红军,长征时的老干部,他自幼受家中长辈教导,做人就要有长征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成长的氛围让周宝麟在艺术道路上多了一份坚持,课余除了画画,他买了字帖,也勤加练习古代各大家碑帖,对于线条的天生的悟性,他在多年的临池不辍中也揣摩出了自己的风格,行草隶篆各有千秋。

 


梅兰竹菊

 

油画转国画

在周宝麟进入西安美院时,他的专业是油画。在西方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学习油画是件很符合潮流的事情,在他的笔下,呈现最多的形象是老头、老太太。周宝麟说,“即使画油画,我最想表现的还是中国的传统,老头、老太太在中国的社会中生活了几十年,民族性是什么,在他们身上能最好的体现出来,社会变迁、风土人情在他们身上有着最为本质的表现,他们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里都藏着故事。”

 

大学毕业后,也是偶然,周宝麟始终觉得油画对自己表现传统,有着难以捕捉到的地方,在油画创作到了瓶颈期又难以突破的时候,他毅然转到国画的创作上来,他开始学习、创作花鸟画,最多题材就是梅兰竹菊。对于这次巨大的改变,周宝麟说,“虽然油画和国画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系,但是艺术是最讲求灵感和无形的,没有精神的绘画称不上艺术品。”

 


映日荷花别样红

 

他走访了中国的名山大川,感受着中国广袤土地的风俗人情,觉得自己艺术的根在中国,国画无疑是最好的表现手法。从油彩到水墨,周宝麟虽不舍,却没有留恋,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到国画的创作中。从如何用笔到调配颜色再到画面布局,周宝麟凭着一腔热情和对国画的感召力,在大写意花鸟上点染着自己的个性,艳而不俗、深而不涩,寥寥几笔便是荷塘惬意、牡丹雍容、菊花傲然、梅香扑鼻,再辅之以相得益彰的题词,或诗词、或自己随感,更得国画的诗书文画一体的精髓。他说,“练了多年的书法,在画上体现会更有一种内涵和精神。”

 


荷花

 

残荷凝神气

比起花卉的盛开绽放的灿烂,它凋零败落之时会美得惊心动魄,不是颓废,而是生命进入一个周期养精蓄锐的从容和顽强。周宝麟说,我画梅兰竹菊多年,注意到秋天荷花开尽,独留枯败荷叶和饱满的莲蓬立于水上,夕阳下,这样的场景让人觉得这才是生命,就像人到中年时外表的华丽不再重要,反而是内在有多饱满才是应该看重的。

 

在周宝麟的笔下,残荷也成了他最重要的一个表现题材,终日与荷共舞,观赏荷花、品读荷花诗文、与古来爱好荷花的大文豪神交,他已完全沉醉在荷花“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的高洁里。他好酒,并不沉迷,他说,半醒半醉的时候,是大脑最为放空的时候,只想着要表达的,会出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荷花的脱俗与酒并不和谐搭配,但是悠久的时候,我才会全身心的都是荷花的影子,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和谐。

 


 

荷花这个题材从古至今被无数画家演绎过,想要出新很难,周宝麟并不担心,他说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都不同,自然表现手法也各不相同。周宝麟画残荷,重在表现荣枯与共、向死而生。他的画面里,饱满的莲蓬和清丽的花蕾相交辉映,荷叶不论是枯黄的还是未枯败的,虽是在生命的后期,叶子往下垂,却没有浮在水面上,莲蓬和花蕾的杆横长斜出,却都各有姿态,绝不是颓废无力的。

 

他说,“人们见到这许多被风雨摧折的枯枝残叶能生出些同情的心来,反而去加倍地爱惜那易逝的花朵。更希望自己能参透人生的真相,再从中获得倔强和快乐,那种快乐恐怕会更真实些,这就是我要画的荷花。”

 


花开富贵

 

如今的周宝麟,笔下画荷花不败的生命,学养赋荷花高洁,为振兴中华民族传统书画艺术的发扬光大,先后创办“陕西秦唐书画艺术馆”、“广州新世纪书画研究院”,并集资三百万元创办“广州大中国画院”,相继又在北京,西安创办大中国画院分院。努力实现自己将书画艺术的种子撒向全国,撒向世界并生根,开花,结果,志在为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书画艺术尽显绵薄之力。

 

“佳人映水犹含羞”的荷花不知凡几,残荷无言,意蕴犹在,“枯荣淡去梦中吟”,观周宝麟残荷,道出了残荷的力、韵、神,有一种生命的悲壮和力量。

 


荷趣

 

艺术简介

周宝麟,男,古都陕西西安市人,别署:麒麟阁。号,醉墨。自幼酷爱钻研书画至今四十多年,习临历代名人碑文,临池碑帖,以碑求势,以帖求气,酒坛作枕,钦之狂毫,并将书法和国画融为一体,相互结合,共同研习。不但精通书法行,草,隶,篆,在国画大写意花卉上更有自已独特的风格和风范,作品出已神韵,融合贯通,古朴拙美,气势沉雄。书画深受国内外书画收藏家和鉴赏家的高度评价,并被国内外收藏家和鉴赏家以及各界知名人士收藏。

 

在创作书画艺术作品的同时,为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周宝麟先生个人投资五百多万元创办大中国画院并建立多家书画艺术机构。

 

现任广州大中国画院院长,美国兰亭笔会副会长,广州市侨商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职业画家,中华和谐文化协会副会长,广州大中国画院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编入“中国艺术大家”,荣获2007年度中国广州经济年度百杰上榜人物,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首批国际书画交易联盟理事。